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3-03
中秋未到,月餅早已提前登場。近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今年的月餅越來越趨于“點心化”,小包裝“迷你”月餅成市場新寵。
“今年流行小月餅,超市內最小的月餅只有40克,幾乎比普通月餅小了一半。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個分量剛剛好。”在親賢街一家超市的月餅銷售專區,記者看到不少消費者正在選購“迷你”小月餅,小月餅只有半個手掌大小,重量只有40克,銷量卻格外好。“口味很多,有蛋黃蓮蓉、奶黃流心、水果什錦等十幾種,可滿足消費者的多種需求。”導購員說,對很多人來說一個大月餅難以消化,“迷你”最合適。“這小月餅真不錯,兩三口就能吃完。去年買的月餅,個頭比這大,一個人吃不完、還覺得膩,扔了又擔心浪費。這種小月餅就挺好,看起來也更精致。”市民王茜購買了一盒果味月餅,8個月餅總共只有360克。
月餅含有大量油脂及糖分,傳統月餅餡料如蓮蓉、蛋黃、紅豆沙等,也是高糖食材,攝入過多會留下肥胖隱患,還可能引發血壓、血糖、血脂波動,給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內分泌代謝疾病的人帶來風險。在山醫大二院喬大夫看來,月餅在體積上出現變小的趨勢,這說明消費者開始注重減少熱量,更符合營養和健康理念太原包裝盒印刷,而且也可以減少浪費。
采訪中記者看到,樸素懷舊的老式月餅是銷售主力,其中五仁、棗泥等傳統月餅仍在“唱主角”,“吃習慣了,更喜歡老式月餅,一個塑料袋或是一張油紙包,裝幾塊散裝月餅稱重就行。”正在購物的楊麗告訴記者:“只要味道正,包裝越簡單越好。”
確實,今年月餅包裝走的是簡裝風太原包裝盒印刷,部分復古包裝的月餅甚至僅用一層食用紙包裝。還有一些品牌月餅的包裝盒設計成多用途,吃完月餅后,盒子可用來做首飾盒、紙巾盒等。業內人士稱,月餅市場的消費新風尚也折射出市民消費層次的提升和消費結構的轉變。傳統節日美食既有“文化味”也有“節儉美”,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
記者 賀娟芳 太原晚報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