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2-12-28
“潘師傅,這里有點故障,請過來一下。”“稍等,就來!”
揚子江藥業集團凱圣印刷廠里機器轟鳴聲不斷,產品的包裝盒、說明書、大部分都出自這里。設備班長潘震麻利地解決完手頭的工作,又趕往下一個被呼叫的地方。二十年如一日,當初的毛頭小伙現在已經是個閱歷豐富的“老師傅”了。
行家里手成長路
說起潘師傅,同事們都忍不住贊一聲“全能!”
印刷廠生產線的設備停機了找他,水電故障了找他,甚至門把鎖壞了,他都順手幫忙換了。很難想象,凡事游刃有余的潘震其實是半路出家,畢業后剛進印刷廠時,他還是一個普通的設備操作工,短短幾年時間,從操作工到工段長,潘震幾乎摸遍了所有設備。
“天上的飛機,地上的印刷機,”潘震說,“那時候常聽到這句話,我也漸漸對這些精度要求高的設備產生了興趣。”2004年,潘震轉行干起了設備工程師的工作,隨著廠房一次次搬遷,設備更迭,潘震逐漸也錘煉成了“行家里手”。
“這臺檢品機,當初是引進來替代人眼檢測紙盒中的不合格品的。”印刷廠規模不大紫峰印刷包裝,作為設備班長,潘震就像個大管家,每一臺設備他都如數家珍。
2017年底檢品機到貨了,在測試的過程中,潘震發現包裝盒在通過檢品機檢驗出圖文缺失、臟點的殘次品后,還需要經過糊盒機將平板包裝進行黏合,重復操作,浪費人工和時間,潘震立即著手搭建聯線系統。因為每個包裝盒的盒型和工藝都有差異,檢品機與糊盒機聯線并不是簡單地“嫁接”,更需要相互“磨合”。在改造過程中,潘震遇到了包裝盒拍紙不齊、設備速度不匹配、缺失銜接兩臺設備的“過橋結構”等種種問題,調完這里,修整那邊,陸陸續續改造了近一年,這臺全新的聯線設備終于面世了。
“平時還要關注設備保養和維修,這項改造只得加班加點搞起來。”潘震感慨道,“花費了很多心思,但實實在在提高了把控紙盒質量的能力,值得!”
做就要做到最好
“做就要做到最好”,潘震一直把這句話放在心底,踐行在每一次設備優化項目中。
對于設備來說,每個時期的性狀是不一樣的,每個階段都有新的挑戰、新的問題,潘震要做的就是延長它們的生命運行周期,只有做到“最好”才能讓設備持續保持良好的狀態。
隨著產品包裝線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公司對紙品的印刷要求也愈發嚴格。新設計的說明書紙張規格與原有機器不匹配,在裁剪過程中要確保紙張不因為不受控產生圖文偏移等問題。紙張在機器內的運行軌跡,發現每到固定位置牙排一咬一松,要進行五六次交接,交接過程中半點偏移都可能導致紙張破損,
“一張可能看不出來問題,但是疊放在一起肯定會有差異。”潘震不敢馬虎,他仔細觀察了摸清了原因,潘震開始調節牙排系統,最終確保紙張被控制在誤差范圍內。
最近,潘震又和藥盒上的追溯碼較上了勁兒。早在2010年,公司就與國家政策同步,開始給每個產品盒印上“身份證”,便于受眾查詢藥品真偽。印刷廠從零開始,在潘震的調研、改造下,噴碼工作逐漸步入正軌。
但由于噴碼設備更新換代速度快,公司對噴碼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潘震暗暗下定決心紫峰印刷包裝,不僅要讓噴碼達標,還要讓噴碼外觀也做到完美。他一邊搜集當前噴碼出現的黑白線、彎曲、模糊等問題,一邊將從噴頭位置到后續供墨系統、操作系統的全流程節點一一考慮周全,不斷確認優化方案的可行性。目前,項目已經通過立項,潘震計劃繼續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把控好項目質量。
從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與印刷廠一同走過二十載,對潘震來說,雖馬不停蹄但很充實。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積累,除了繼續精進、汲取專業知識,接下來,潘震還盤算著把多年的實戰經驗變成案例繼續傳承下去……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