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2-12-28
,掌握一手塑料包裝***資訊
利樂的江山到底有多大?簡單來說,伊利、蒙牛、三元、光明、匯源、娃哈哈、旺旺、銀鷺等幾乎中國乳業和飲料行業中的所有***,都是利樂的客戶。對此小編只能感嘆:原來我是喝著利樂長大的。
利樂能夠獲得這么大的市場認可并不無道理,在2000年左右,伊利和蒙牛在全國推廣常溫奶時,利樂憑借著先進的灌裝技術和無菌包材,解決了鮮牛奶無法長期保存的難題,在之后的幾年中,利樂逐步在中國大陸的液體食品紙基無菌包裝設備、紙基無菌包裝設備的技術服務、紙基無菌包裝材料的三個市場占據著市場支配的地位。
市場拒絕壟斷 向包裝巨頭動***
多年前就有從事乳業的人員透露,利樂通常在和乳品企業合作時,會簽署相關的合同條款,使用利樂設備的同時必須使用利樂包材。
2003年,當消費者購買一盒2元左右的250毫升利樂磚牛奶,至少有0.45元是用來購買包裝的。
更有數據顯示,利樂包裝成本曾一度占了一盒牛奶成本的40%。有業內人士戲言“蒙牛和伊利都是為利樂打工的”。
這位“乳業戰爭背后的軍火商”在蒙牛和伊利遍布各大超市的同時,無形中已經把利益牢牢地把控在了手中。而工商局這次揮***也是希望包材市場可以得到良性的競爭和發展。
自2008年的反壟斷法***后,2012年1月工商局正式對利樂公司立案,2013年7月,對其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予以立案,2014年9月工商局透露,對利樂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已到***認定階段。
在16日公布的判決書中利樂包裝印刷,工商總局責令利樂停止違法行為,包括不得在提供設備和技術服務時無正當理由搭售包材,不得無正當理由限制包材原紙供應商向第三方供應牛底涂布液包白卡紙,不得制定和實施排除、限制包材市場競爭的忠誠折扣;處罰款計6.6772億元人民幣。
利樂接受處罰 稱將繼續“保護食品好品質
利樂公司在***時間通過其中文網站進行了回應,稱利樂公司接受***工商總局的處罰決定,不上訴。
近6.7億的罰金交了,但是對于利樂公司、對于軟包市場和乳品市場造成了什么影響呢?從近兩天大家的爭議中來看,有人認為:雖然罰款金額巨大,但是對于利樂公司的商業模式完好無損,對于今后的賺錢能力應該也是不會產生過多影響。
不得不承認,利樂公司的軟包技術的確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所在,從健達巧克力包裝致***、食品包裝塑化劑超標、荷蘭意大利面包裝有毒。。。無休止的包裝問題確實有些讓消費者頭疼,反觀利樂多年來在消費者心目中已經形成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不少人可能已經猜到了,就是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利樂案”,塑料包裝信息,工商總局16號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處罰決定書,***終判定利樂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同時開出了近6.7億的天價罰單,利樂方面接受***工商總局的處罰決定,并決定不提起上訴。
近兩年利樂包裝印刷,在印刷包裝行業對于罰款問題關注度***高的可能就是VOCs了,相比一些企業被罰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罰單,這突如其來的6.7個億的罰款簡直是在包裝行業扔下了一顆核彈,利樂也是算先定了一個小目標“先交他幾個億”。
本案可能大家都關注到了***終的罰款金額高達6.7億元,其實在反壟斷法頒布以來,智能手機芯片制造商高通就曾向發改委***過60.88億元人民幣的高額罰款,利樂此次是繼高通罰單之后當仁不讓的第二高的處罰金額了,對于反壟斷,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來扒一扒這近6.7個億到底為什么要罰。
說到利樂,可能一些讀者還不是很清楚它在軟包裝中所占的地位,沒關系,一起看看他的商品你就認識了。
我相信這里面的商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見過,這些都是由利樂公司包裝的乳品,而且僅僅是冰山一角。利樂公司發源于瑞典,在1979年就已經進入到中國市場,在2004年,曾有北京大學經濟法研究所對利樂考證,結果是“利樂公司壟斷了中國95%的無菌軟包裝市場!隨著國內包裝市場的崛起,在2009年利樂的市場份額才僅僅下降到70.2%。
關注中國塑料包裝產業網,掌握一手塑料包裝***資訊
以上信息由中國塑料包裝產業網整理發布。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