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發(fā)布時間:2023-01-11
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4.255億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有人說要提防藝術市場泡沫,但如今的市場更傾向不怕貴,只怕錯。但也有人則覺得這件作品可謂來得突兀,身世迷離……
在今年5月22日,嘉德拍賣會上,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拍出了4.255億元,引起了各方熱議。當拍賣師報出8800萬起拍價之后,直接由藏家加價至1億元人民幣,隨后場內及電話委托買家輪番竟價。最終,經(jīng)過逾半小時、近50次激烈竟價,由一位場內買家以4.255億元人民幣竟得,這不僅刷新了齊白石個人成交紀錄,也刷新了去年翰海秋拍以1.71億元成交的徐悲鴻《巴人汲水圖》。創(chuàng)下的全球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成交紀錄。
很多人認為在這個價格面前我們要小心的是藝術市場的泡沫經(jīng)濟。但仔細分析這個價格自有其合理的一面,去年中國的近代書畫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億元時代。徐悲鴻《巴人汲水圖》拍了1.71億元、李可染《長征》拍了1.075億元、張大干《愛痕湖》拍了1.008億元。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與上述三人比絕對毫不遜色,也絕對堪當?shù)闷鹬袊鷷嫶髱煹拿暋}R白石的作品早在
2009年北京保利的拍賣會上就拍出了9520萬的好成績,險些上億,但那時候還是2009年。這幅作品是《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冊頁,十三開)尺寸為29×23×13cm,是齊白石1942年所作。此冊頁曾多次在各種專業(yè)齊白石畫冊、專輯、期刊中發(fā)表,轉載。著錄于:《可惜無聲一白石老人畫冊》(木板水印),天津美術出版社,1956年12月第一版,1959年8月第三次印刷;《中國木板水印畫》,天津楊柳青出版社出版;《齊白石全集》,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出版;《齊白石繪畫作品圖錄》,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出版;《齊白石的世界》,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2002年出版。這套十三開冊頁創(chuàng)作于齊白石早期,題識于1942年,是齊白石藝術巔峰之作。冊頁中的工筆草蟲情趣盎然,筆墨清雅,工整細致有天真之態(tài),是榮寶齋70年代、80年代木板水印的母本。白石老人對此冊鐘愛有加,親筆為其題名為《可惜無聲》意指畫中草蟲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其形態(tài)逼真無以復加,實不輸于真實世界的草蟲,只可惜無聲。而且這幅作品據(jù)說是齊白石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作品。
事實上,在當年嘉德拍賣中齊白石的其他畫作也都表現(xiàn)出色。同在春拍中,齊白石另一件作品《花鳥四屏》拍出9200萬的高價。該作品是四幅鏡心,設色紙本,尺寸為100×33,5 cm。著錄于:《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畫集?齊白石》,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出版;《現(xiàn)代書畫投資?齊白石》,北京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花鳥四屏》創(chuàng)作于齊白石藝術的成熟期,代表了畫家典型性的風格面貌。這一時期的齊白石銳意變法,師法造化,一方面強調了對生活的觀察和汲取,一方面從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的結合中突破程式。
也有人指出:“齊白石的市場表現(xiàn)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經(jīng)歷了多次起伏。即便是近五六年里,其畫作的拍價在2005~02008年期間也曾一度下跌。究其原因,是因為他的作品存世量很大,價格快速上漲所引發(fā)的供應面擴張,會讓市場無法消化,尤其是金融危機導致市場資金面緊縮,加劇了成交量與成交總額的下滑。直到2009年起,巨量資金涌入,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億元時代,齊白石才成為真正的‘指標股’,天價紀錄不斷涌現(xiàn)。據(jù)法國藝術價格網(wǎng)站(Artprice)統(tǒng)計,其2010的成交價達3.392億美元,排名僅次于畢加索。”但總體來看,現(xiàn)在買家的心態(tài)大多都是不怕買貴齊白石的印刷畫價格,只怕買錯。所以這造成了像齊白石這樣具有史學坐標性質的畫家作品居高不下。
《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的送拍人是劉益謙。據(jù)悉《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的畫作部分與對聯(lián)為劉益謙分別購入。其中,畫作購于2005年,約800萬元;對聯(lián)購于2009年,約1000余萬元。拍賣當晚,劉益謙高調地表示,他收購這兩件作品的成本不到2000萬元,可見也是其本人頗為得意的投資案例。有人感嘆劉益謙的機緣能將這幅作品的兩部分合二為一。
據(jù)說當年畫作拍賣時,并沒有人知道還有一副相配的對聯(lián)。2009年,對聯(lián)現(xiàn)身拍賣市場,價格創(chuàng)下當時對聯(lián)的天價,曾令許多人納悶。或許是因為保存方式的問題,這幅作品合二為一之后,畫作的部分和對聯(lián)的部分紙色差距很大。而且尺寸也不完全匹配。因為有人提出疑問,該作品真的是原配嗎?并指出以下幾點。首先,《松柏高立圖》266×100cm,而《篆書四言聯(lián)》214.5×65.8cm,后者比前者短。
其次,根據(jù)官方資料這幅畫是為蔣介石大壽所作,《篆書四言聯(lián)》的上款“丙戌十月三十一日為主席壽”。蔣介石生于清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即公元1887年10月31日。因此1946年10月31日或農(nóng)歷丙戌九月十五是蔣介石的60大壽。《篆書四言聯(lián)》將蔣公農(nóng)歷九月十五的生日錯寫成了農(nóng)歷十月三十一日。另外農(nóng)歷有大月小月之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如果《篆書四言聯(lián)》是齊白石為蔣介石六十壽慶而作,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作品,齊白石怎么可能把蔣公的生日搞錯?當然也有一個可能就是齊白石以干支為紀年方式,但是卻以公歷為紀月方式。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幅作品不可能是在蔣介石生日的當天畫的,那么落款并不應該是生日當天的日期,或許是為了慶祝而故意署了錯誤的日期?
而最讓人費解的則是落款。丙戌是公歷1946年,齊白石生于公歷1864年,這一年應該是82歲,但中國人的習慣是數(shù)虛歲,那么應該是83歲齊白石的印刷畫價格,但是《松柏高立圖》與《篆書四言聯(lián)》的落款均為:八十六歲齊璜。還有人指出,主席真是指蔣介石嗎?還有人指出對聯(lián)的篆書結字手法太稀松,畫作和故宮博物院的藏畫相比也有諸多不同之處。說法各異。其實人們有此一慮也實在正常,但是2010、2011這兩年,大小拍賣公司上拍的齊白石作品就有近7000件,怎么可能件件都是真品。除了這幅齊白石的作品之外,去年幾件上億的近代書畫作品,徐悲鴻的《巴人汲水圖》、李可染的《長征》、張大干的《愛痕湖》都還算是流傳有序,而這件《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lián)》的出身卻有點傳奇和神秘,期間充滿了種種謎團。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