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4-03
近年來,溫州龍港市始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鞏固印刷包裝、新型材料、綠色紡織等三大百億級傳統產業優勢領先地位,推動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等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加快構建“三百三新”并行發展的產業格局,全力打造特色鮮明、輻射力大、競爭力強的產業集聚區域和產業集群。龍港開展的“三百三新”行動正是順應市場之變、企業所盼、發展所需,加快產業能級倍增的主引擎。
特色優勢產業鏈日益壯大
云端汽車零部件智能生產基地
云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位于龍港新城,這片占地100多畝的現代化廠區,1年多前還是一片不毛之地。回憶起第一次來看地,云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史耀感慨萬分:“2020年年底拿地,2021年建成廠區,2022年5月正式投產,比預期投產整整提前了1年。”“拿地即開工”“竣工即試產”“竣工即領證”的“龍港速度”,讓這家汽車緊固件行業“巨無霸”在短期內落地開花結果。今年5月正式投產以來,產值已突破6億元。
產業是龍港的立市之本。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幾個小作坊到如今的9萬戶在冊市場主體,從“飯菜票”“紅皮證”等四小商品到擁有5張“國字號”金名片的百億級產業集群……龍港締造了產業發展壯大的傳奇。回顧產業發展歷程,龍港以印刷起家,在紙上印、在薄膜上印、在無紡布上印,帶動形成了印刷包裝、新型材料、綠色紡織等三大傳統產業。
近年來,龍港堅持傳統產業重塑和新興產業培育并舉,全面實施制造業“三百三新”行動和民營企業“龍騰計劃”。其中,綠色紡織產業響應政策號召,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大量的熔噴布和口罩等防疫物資,并獲批中國非織造材料產業集聚示范基地,拿到了第五張“國字號”金名片,引領綠色紡織向生命健康產業邁進。
同時,龍港緊盯新能源、智能裝備等領域,精準招引云端汽車等一批“高大上、鏈群配”項目,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支撐”。前三季度,龍港市地區生產總值269.64億元、增長5.9%,季度排名均居全省各縣市區前6;1—10月進出口總額增長53.5%,居溫州第3。
智能化技術改造提檔升級
誠德公司的數字化車間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了新階段,各類口罩的需求再次節節攀升。
誠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防護口罩數字化車間里,正馬力全開生產N95等各類口罩。該車間運用數字化車間信息管理系統,根據上傳的計劃數據和生產實時數據做出反應、計算和展示,有效降低了由于不確定性因素導致的停工、錯料等情況,確保了口罩的穩定出產。
誠德公司的數字化車間只是龍港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一個縮影。作為龍港制造業龍頭企業,康爾微晶器皿有限公司也投資近1億元,啟動了年產16000噸微晶玻璃綠色化技改項目龍港印刷包裝設備展10月份,采用節能、環保、先進全氧燃燒窯爐、組合電助熔加鼓泡等先進技術,項目竣工后新增產值4億元,并被評選為2022年度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
近年來,龍港大力推動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無人車間、智能車間,引導傳統產業加快實現智慧升級,在產業鏈條上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2020年至2022年龍港印刷包裝設備展10月份,龍港技改投入資金總量分別達15.85億元、16.35億元、17.75億元,年均增長5.99%,2021年技改補助金額為12557.35萬元,同比增長110.37%。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成為龍港制造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優化拓展產品體系闖出新路
華昊新材料有限公司加快新品研發
隨著無紡布行業的銷量增長,競爭也日趨激烈,逐漸出現了需求轉弱、預期下滑、產業鏈不暢等一系列新挑戰。龍港市華昊新材料有限公司堅持市場多元化發展,在穩定現有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推出了一次性廚房濕巾、浴巾等新產品,防護服襯布、口罩面布、消毒濕巾等產品銷量也得到大幅度增長。目前,華昊公司年產18000噸SSMMS高檔醫衛用非織造環保新材料項目即將竣工,預計項目年產值可達2億元,將推動企業從綠色紡織到生命健康產業的跨越發展。
傳統產業最怕同質化競爭、價格內卷,擠壓企業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企業相對單一的產品結構,也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沖擊,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對此,龍港市著眼傳統產業長遠發展,引導企業聚焦細分領域和品牌建設,不斷創新和豐富產品體系,為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增添籌碼。設市以來,全市累計孵化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7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3家。
印刷包裝雖然是傳統產業,但龍港不少企業深耕印刷包裝各細分領域,形成了各自的獨門絕招。中域科技專業做模內貼,一度占據全國細分市場的60%以上份額;豪格防偽專門從事防偽標簽印刷,產品獲得世界性大獎;青天包裝專門做寵物食品包裝,近三年年均增長率超過50%;還有專注于食品烘焙包裝的思享包裝、主營鐳射包裝膜的宏達激光圖像、主營不干膠產品的豐華科技等,在各個細分領域都有較大的影響力。
精準政策導向造就投資熱土
2022青科會高分子材料論壇在龍港舉行
三年來,疫情的沖擊對實體經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龍港高效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采取一系列政策舉措,助力企業紓困解難穩增長。在“增效”方面,集成推出一攬子惠企政策,快速兌現惠企資金2.4億元、降本減負7.2億元,激發市場主體的信心和活力。全市在冊市場主體總量突破9萬家,年均增長10.3%。
在“紓困”方面,制定一企一策,為企業帶政策、解難題,確保真正幫到“點子上”。例如針對企業用能問題,率先探索地方國資自主售電模式,成立全省第一家縣級國資售電企業,完成地方國資購售電全省“第一單”,用能保障更加有力,用電成本有效降低。三年來,龍港市累計為企業解決難題3100多項,有力幫扶企業紓困解難、共渡難關。
龍港經濟起源于傳統產業,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迫切需要構建起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格局。當前,龍港全面布局以青龍湖科技城為核心的“科創平臺六大體系”,高標準推進省級高新園區創建,持續深化新一輪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為實現創新能力區域領先提供有力支撐。三年來,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研發機構數量分別增加了58家和60家,均實現翻倍增長;新增正高、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81人,比設市之初增加了近2倍,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保障。
龍港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木記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